无码午夜爽爽在线视频|色A在线A视频日韩不卡美女精品|2020亚洲无码精品|深爱五月婷婷网

廣東省加快推進“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fā)證工作方案

發(fā)布時間:2020-01-09來源: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加快推進“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fā)證工作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zhí)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自然資源廳反映。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20191226

廣東省加快推進“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fā)證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yè)農村優(yōu)先發(fā)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fā)證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有關文件要求,加快推進全省宅基地使用權及其地上房屋所有權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登記發(fā)證工作(以下稱“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fā)證工作),力爭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登記發(fā)證任務,有效保障農民合法財產權益,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以“總登記”方式對符合登記發(fā)證條件的宅基地使用權及其地上房屋所有權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進行統(tǒng)一確權登記并頒發(fā)不動產權證書,確保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fā)證工作。已分別合法頒發(fā)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所有權證書或者已按“房地一體”原則登記頒發(fā)不動產權證書的,遵循“不變不換”的原則,原證書仍合法有效。

  二、登記范圍

      全省集體土地范圍內符合登記發(fā)證條件的農村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及地上永久性存續(xù)的、結構完整的農村主要房屋,不包括簡易房、棚房、農具房、圈舍、廁所等臨時性建筑物和構筑物。集體所有土地上開發(fā)的商品住房,一律不予確權登記。

  三、申請登記主體

 ?。ㄒ唬┱厥褂脵嗉捌涞厣戏课菟袡嗌暾埖怯洶l(fā)證的主體。

  宅基地使用權及其地上房屋所有權申請登記發(fā)證的主體原則上為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本村村民,可以是戶主或經全體家庭成員同意的家庭成員。有下列情形之一且經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認定的,也可按規(guī)定申請登記發(fā)證:本村原村民合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或房屋所有權,因婚姻、就業(yè)、投靠等原因將戶口遷出的;非本村村民因扶貧搬遷、地質災害防治、新農村建設、移民安置等按照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劃和批準使用宅基地建房的;已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本村村民、非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非本村村民的農村或城鎮(zhèn)居民,因繼承房屋占用農村宅基地的;非農業(yè)戶口居民(含華僑)在199911日前合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及其地上房屋所有權且權屬未發(fā)生變化的。城鎮(zhèn)居民非法購買農村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的,一律不予確權登記。

      (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申請登記發(fā)證的主體。

  經批準使用集體土地興辦鄉(xiāng)(鎮(zhèn))村公益事業(yè)和公共設施的鄉(xiāng)(鎮(zhèn))村辦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經批準使用集體土地興辦各類工商企業(yè)(包括國有、集體、私營企業(yè),個體工商戶,外商投資企業(yè),股份制企業(yè),聯營企業(yè)等)的主體;經批準使用集體土地興辦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yè)的主體;相關國家試點改革政策批準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主體。

  四、確權登記原則

      各地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規(guī)定,堅持“依法依規(guī)、尊重歷史、為民利民”的原則,加快開展“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fā)證工作。

      (一)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權來源材料,地上房屋已辦理村鎮(zhèn)(莊)規(guī)劃審批手續(xù)且竣工的,依法予以確權登記。

      (二)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權來源材料,地上房屋未辦理村鎮(zhèn)(莊)規(guī)劃審批手續(xù),已經竣工的,按以下原則辦理:

      1993111日《村莊和集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管理條例》實施前,占用宅基地建房且至今未擴建,按權屬來源確定的宅基地使用面積和房屋實際建筑面積予以確權登記。

      1993111日《村莊和集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管理條例》實施后,占用宅基地建房,補辦村鎮(zhèn)(莊)規(guī)劃審批手續(xù)后按批準面積予以確權登記。宅基地實際使用面積和房屋實際建筑面積超過權屬來源確定和補辦村鎮(zhèn)(莊)規(guī)劃審批的部分,在登記簿和權屬證書附記欄中注明。

      (三)無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權來源材料,地上房屋已經竣工的,按以下原則辦理:

      1982213日《村鎮(zhèn)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前占用宅基地建房且至今未擴建,無論是否超過其后當地規(guī)定面積標準,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并公告30天無異議,經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審核后,均按照實際使用面積予以確權登記。

  1982213日《村鎮(zhèn)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時起至1987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時止,占用宅基地建房且至今未擴建,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并公告30天無異議,經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審核后,按審核確認的宅基地使用面積和房屋實際建筑面積予以確權登記。

  1987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時起至1993111日《村莊和集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管理條例》實施時止,未經批準占用宅基地建房且至今未擴建,符合建房資格且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同意并公告30天無異議的,按規(guī)定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補辦用地審批手續(xù),根據批準面積確定宅基地使用權面積,房屋所有權按照實際建筑面積予以確權登記。宅基地實際使用面積超過審批確認的部分,在登記簿和權屬證書附記欄中注明。

  1993111日《村莊和集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管理條例》實施后,未經批準占用宅基地建房,符合建房資格且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同意并公告30天無異議的,按規(guī)定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補辦用地審批手續(xù),根據批準的面積確定宅基地使用權面積,予以確權登記;對批準的宅基地使用權范圍的房屋,未辦理房屋村鎮(zhèn)(莊)規(guī)劃審批手續(xù)的,補辦房屋村鎮(zhèn)(莊)規(guī)劃審批手續(xù)后,按照批準的建筑面積確定房屋所有權。宅基地實際使用面積和房屋實際建筑面積超過審批確認的部分,在登記簿和權屬證書附記欄中注明。

      涉及擴建的,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處理原則。

      (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農村村民經批準建房的,按照批準面積予以確權登記,建房實際占地面積少于批準面積的,按批準占地面積確權登記。

      (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對未覆蓋村鎮(zhèn)(莊)規(guī)劃的鄉(xiāng)村及未覆蓋的時間界限作出認定。房屋建造時所在鄉(xiāng)村未覆蓋村鎮(zhèn)(莊)規(guī)劃的地區(qū),當事人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及其地上房屋所有權登記時,可不提供房屋符合村鎮(zhèn)(莊)規(guī)劃的審批手續(xù)。

      (六)宅基地使用權應按照“一戶一宅”要求確權登記到戶。其中,每名已成年子女可單獨視為宅基地確權登記條件中的一“戶”。

      (七)因繼承、交換、分家析產等造成宅基地使用權與其地上房屋權利人不一致的,可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或提供調解協商證明材料,明確房地統(tǒng)一登記的權利主體。農村婦女作為家庭成員,其宅基地權益應記載到不動產登記簿及權屬證書上;農村婦女因婚嫁離開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取得新家庭宅基地使用權的,應予以確權登記,同時不動產登記部門應根據原不動產所在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依法收回的證明文件注銷其原擁有的宅基地使用權。

 ?。ò耍┘w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按以下原則辦理:  

  1987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前,使用集體土地興辦鄉(xiāng)(鎮(zhèn))村公益事業(yè)和公共設施,經所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審核后,可依法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予以確權登記。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用地和其他經依法批準用于非住宅建設的集體土地,至今仍繼續(xù)使用的,經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同意,報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審核后,依法對使用單位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予以確權登記。

  1987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后,鄉(xiāng)(鎮(zhèn))村公益事業(yè)和公共設施用地、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用地和其他經依法批準用于非住宅建設的集體土地,應當依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文件,對使用單位的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予以確權登記。

  對于沒有權屬來源材料的集體建設用地,應當查明土地歷史使用情況和現狀,認定屬于合法使用的,經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同意,并公告30天無異議,經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審核,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予以確權登記。

  集體建設用地上的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辦理。

      (九)對宅基地使用權及其地上房屋所有權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權屬存在爭議的,各地要加大爭議調處力度,待權屬明晰后再予以確權登記。

  五、工作要求

      (一)明確組織方式。本次登記發(fā)證工作由地級以上市或縣(市、區(qū))人民政府以“總登記”形式組織實施,統(tǒng)一開展權籍調查、登記發(fā)證和成果上報等工作。各地要以人民政府名義發(fā)布總登記通告,明確總登記范圍、時限、條件等要求。

      (二)做好權籍調查。各地人民政府要統(tǒng)一開展“房地一體”農村權籍調查,充分利用農村地籍調查成果,補充開展房屋調查,形成滿足登記要求的權籍調查成果。有條件的地區(qū),應根據《農村地籍和房屋調查技術方案(試行)》等技術規(guī)范要求,采用高精度測量方法開展房屋測量。暫不具備條件的地區(qū),由縣級自然資源部門或由其委托村民委員會采用簡易法開展房屋測量。采用簡易法開展房屋測量的,在不動產登記簿和權屬證書附記欄中注明“今后若有更高精度的測量成果,以高精度數據為準”。申請人要求進行高精度測量并自行提供高精度測量成果的,成果經審核通過后予以采用。本次權屬調查采用雙邊或單邊指界的方式進行,由村民委員會統(tǒng)一組織權利人對本宗地或鄰宗地進行指界,確認權屬界線,指界完成后以行政村為單位統(tǒng)一進行審查。

      (三)簡化登記程序。村民委員會要協助收集不動產登記申請、有效身份證明及合法權屬來源等材料,也可在指界階段一并引導權利人申請宅基地和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權籍調查初步成果形成后,由不動產登記機構對不動產權利人信息、權籍調查成果、登記事項等內容進行公告,公告期不少于15個工作日(公告所需時間不計算在登記辦理期限內),公告無異議且經權利人簽字確認后,不動產登記機構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符合登記條件的予以確權登記并頒發(fā)不動產權證書。涉及設立抵押權、地役權或者辦理預告登記、異議登記的,依法頒發(fā)不動產登記證明。

      (四)完成成果上報。各地要同步建立權籍調查成果數據庫,在現有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中辦理農村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房屋、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登記,做好權籍調查和登記發(fā)證成果數據上報,建立成果信息動態(tài)更新機制,實現登記發(fā)證成果的數字化管理和信息化應用。

  六、工作步驟

      (一)前期準備階段(20195月至12月)。

  印發(fā)全省工作方案,選定全省試點地區(qū),編制省級技術指南。各地應制定實施方案,發(fā)布政府通告,建立工作協調機制,開展前期情況摸查和資料收集,落實工作經費。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912月至202011月)。

  以招投標方式選取有資質的農村權籍調查作業(yè)隊伍,開展農村權籍調查,建立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數據庫,完成確權登記。

      (三)成果驗收階段(202011月至12月)。

      完成縣級調查和登記成果資料整理、檢查和數據上報,地級以上市負責對縣(市、區(qū))的工作過程、調查和登記成果進行檢查、驗收以及數據匯總上報。做好全省調查和登記成果質量抽查、數據匯總及建庫。

      七、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各地人民政府是“房地一體”農村不動產登記發(fā)證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職責分工、方法步驟、時間安排、經費保障和工作要求,確保工作落實到位。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統(tǒng)籌協調,具體負責相關方案制定、技術指導、業(yè)務培訓、成果匯總等工作。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門負責指導農村房屋建設。農業(yè)農村部門負責指導農村宅基地分配、使用管理工作。

      (二)政策保障。各地要積極主動作為,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確權登記政策,出臺操作細則,確定符合建房資格的具體內容,明確補辦相關手續(xù)的具體流程,對宅基地使用面積及地上房屋建筑面積的標準作出限定。

      (三)經費保障。除申請人自行提供高精度權籍調查成果產生的費用外,由政府統(tǒng)一組織的農村權籍調查不得向申請人收費。各地人民政府要將組織實施、農村權籍調查、數據庫建設、登記發(fā)證、宣傳培訓等工作費用足額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或從現有部門預算資金中統(tǒng)籌解決。

      (四)宣傳動員。要加強宣傳動員,做好輿論引導,充分發(fā)揮農村基層自治組織作用,調動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權籍調查指界確認、登記申請等工作。

  本方案自發(fā)文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微信公眾號

關于我們
集團簡介
領導致辭
組織架構
企業(yè)文化
新聞中心
集團動態(tài)
媒體聚焦
成員動態(tài)
企業(yè)視頻
黨的建設
思想引領
工作動態(tài)
群團建設
南粵視角
政策法規(guī)
南粵參考
行業(yè)趨勢
業(yè)務布局
產業(yè)基金
股權投資
城鄉(xiāng)發(fā)展
金融服務
合作伙伴
金融類
產業(yè)類
智庫類
加入我們
招賢納士
聯系信息